放下執著
一天老和尚帶著小沙彌到雲霧飄渺的深山去作畫。
小沙彌看到眼前林木蒼鬱、綠意盎然,即興高采烈提起筆來,將整張畫紙都塗得滿滿,似乎要把眼見的所有景物都畫入紙中。
此時,小沙彌很好奇地想著:「不知老和尚畫了什麼?」
於是跑到老和尚身邊窺伺,只見老和尚氣定神閑、怡然自得地僅著墨幾筆,畫紙上大多留白。
小沙彌十分納悶地問老和尚:「師父!為何您只畫這麼幾筆而已呢?不是應該把紙畫滿嗎?」
老和尚望著疑惑的小沙彌笑著說:「小沙彌啊!不見得什麼事情都要看得那麼滿,在框裡亦可尋得一處寬啊!」
印度大乘佛教寂天菩薩曾說:「世間一切暴力、恐懼和痛苦都來自『我執』。如果你放不下『我』,你的痛苦將永無止期,正如你放不下手中的火,最終必然阻止不了燒到你自己的手。」
寂天菩薩並在「入菩薩行論」中提到:「如果內心執守憎恨之念,我的心靈就不能得到寧靜,我也感受不到喜悅、快樂,內心只有煩躁,夜不成眠 。無論遭遇到任何事情,都不應擾亂歡喜的心情,因為憂悶非但於事無補,還會使我善行退轉。因此,我應完全斷除供應『嗔恨大敵』之糧秣,因為這個敵人除了害我之外,根本無法成就其他事。」
《大日經》云:「一念嗔恚火,能燒無量劫諸善根。」嗔恚如賊,會盜去我們無始劫來累積的功德寶山,也會燒毀我們累世長養的諸善根。
因為執著,我們被自己所編織的網所困,作繭自縛,不得解脫,有時痛苦是來自於『執著』二字。
因執著「我的」,所以,才會放不下、想不開,產生罣礙、煩惱,於是心靈被枷鎖牢牢束縛住。得不到時,心中備受煎熬和熱惱;失去時,內心產生痛苦與悔恨。
《大乘起信論》云:「一切諸法,唯依妄念而有差別,若離心念,則無一切境界之相。」
執著即是黏著不放,當心黏住一切外物,心即起障,自織羅網。
心一有滯,諸法不通;法輪常轉,心即通達。當我們的心停滯一處,時間一久心就不通達,故產生種種障礙、煩惱,如同臭水溝,一但阻塞不流通,就容易腐臭,遂古語有云:「流水不腐,戶樞不蠹」。
因此我們更要讓心念保持流轉,莫使之心停滯不前,空在原地打轉,反添痛苦。
有時讓心靈澄淨、放下、放空,也是一種享受。莫讓複雜的情緒擾亂幽靜的心湖,莫使煩惱的塵垢污染自性的清寧。
六祖大師有一曠古絕句云: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台;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?」不也正是告訴我們要「觀空無我」?
天下本無事,庸人自擾之;看開放下,心自安寧。
煩惱之事,是愈想愈煩惱,何不放下執著,便得歡喜;放下罣礙,何等自在!放下憂愁,便得清淨;放下痛苦,何等愉快!
每個艱難時刻,都應鼓起勇氣與信心,坦然面對、迎接挑戰,喜神福氣自然降臨。
遇難題時,記得微笑相迎、作光明想,讓正面能量自然生起,自能克服逆境,通過試煉。
久居都市叢林,也別忘偶而回歸大自然,享受芬多精的洗禮,讓心有一處寬,煩惱自然煙消雲散。
留言列表